“我是《光明日报》的老读者和老作者。”记者采访欧盟驻华大使魏根深时,他做了这样的开场白。“我几乎每天都读《光明日报》。1966年我就在这张报纸上发表过一篇有关‘汉语拼音’问题的文章。”
作为一名汉学家,魏根深先生著有大量有关中国的文章或书籍。与这样深谙中国情况的学者型外交官交谈,话题当然是广泛的。
我们首先谈到了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我不太喜欢‘传统文化’这个词,因为它通常与‘现代文化’相对照。实际上,中国有许多传统,每一代人都从传统中选择不同的部分加以强调,同时又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因此,一个简单化的、与‘现代中国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他说,二十世纪末,这个世界上最重要、对下个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事情之一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复兴运动”的重新启动。这一运动自十九世纪已经开始,其间由于战争和革命断断续续,已经先后有五、六代中国人为之奋斗。
“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非常活泼的,很宽容,不断吸收、变化、发展。”他举了词汇的例子:现在人人都知道“打的”是指乘出租车,“乘出租车”反倒很少有人说了。再过几十年,还有谁知道“的士”是英语TAXI的广东话说法呢?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汇是外来语。但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其他任何文化无法比拟的。所以,不必担扰目前英语文化带来的影响。即使在英语中,也有3万个词汇是从法语来的,有12000多词汇是从德语来的。欧洲的语言也在变化,但近代以来,语言的变化在中国确实更快一些。
在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欣喜的同时,作为对中国有着几十年感情的“中国通”,魏大使也对当今的一些文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该多探讨一些有关未来的话题,“多讲一讲未来的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明天多做工作。”他也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拜金主义横行表示出不满与无奈。“不是文化在说话,而是钱在说话。”
作为学者,魏根深先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作为外交官,魏根深大使深感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是中、欧交流的大敌。“有许多不理解,是因为双方语言不通,文化不同。”所以,他在华任职期间始终把双方教育、人才培训的合作项目放在首位。他介绍说,自1985年开始,欧盟就特别注重培养中文与英、法等主要欧洲语言的翻译人才,至今成效显著。他表示,欧盟投资,资助双方人员交流,到对方去学习的计划要长期坚持下去。从今年3月开始,今后每年都要选择50名欧洲中青年人来华进修18个月。这些人已经小有成就,是行业中坚,他们通过在华一年多的生活和学习后,会在欧洲为中欧交流合作起重要作用。而在欧洲为中国培训2000名研究生的计划也已经开始实施。他说:“我们努力让更多、更年轻的中国学生去欧洲学习。”
魏大使相信中国的经济会保持长期增长。他说,中国一定会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并坚持对经济和银行体制的改革。他认为,在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方面,中国在借鉴欧美经验时应谨慎行事。社会的老龄化,人的寿命的延长,使得从这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得益的人数越来越大于正在为这个制度做贡献的人数。他断言,欧美的这个社会问题会逐渐成为政治问题。魏大使说,中国过去的“铁饭碗”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要让未来的社会保险制度成为像今天的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新的“铁饭碗”。